• <th id="4mi0w"><s id="4mi0w"></s></th>
    <strike id="4mi0w"></strike>
  • <strike id="4mi0w"><s id="4mi0w"></s></strike>
    <strike id="4mi0w"><s id="4mi0w"></s></strike>
    您當前的位置:  主頁 > 新聞中心 > 熱點新聞 >
    當代金融家|馬駿:現代經濟體系中的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筑
    發布時間:2020-07-06 08:38
      目前國內金融業對綠色建筑市場的金融支持及金融服務不夠充分,主要原因在于面臨制度和市場的困阻。下一步,有必要明確區分綠色建筑與普通建筑,針對綠色建筑項目制定差異化政策,鼓勵加大綠色地產投資規模,實現社會經濟的轉型升級。
      建筑是我國能源消費的三大部門之一,其減排潛力巨大。傳統的建筑行業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推動建筑行業綠色化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以及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綠色建筑還具有巨大的碳減排潛力和市場發展潛力,有理由將其發展成為我國綠色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
      綠色金融參與支持綠色建筑及相關行業發展的前景十分廣闊。但在目前,包括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限制、綠色建筑行業監管政策與配套措施不完善、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與增量收益存在錯配、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面臨融資困境、消費端尚未激活、綠色金融配套措施有待完善、綠色金融工具有待創新等,使綠色金融有效發揮參與支持的重要作用還面臨制度和市場的困阻。
      綠色金融是支持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指出,要“綜合運用價格、財稅、金融等經濟手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營造有利于綠色建筑發展的市場環境,激發市場主體設計、建造、使用綠色建筑的內生動力” 。但隨著財政資金逐漸不能滿足建筑領域綠色化發展的需求,傳統的推動建筑領域綠色化的工作需要與綠色金融相結合,形成土地、價格、財稅、金融的綜合支持體系。
      近年來,多個部委和行業協會開始推動并鼓勵利用綠色金融工具支持綠色建筑項目。2013年銀監會頒布《綠色信貸統計制度》,在節能環保項目及服務貸款情況統計表中,將“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納入綠色信貸統計。2015年12月22日,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年版)》,將“新建綠色建筑”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劃入節能大類中的“可持續建筑”小類。2019年,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發布《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也將“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相關內容納入其中。
      雖然綠色金融對于綠色建筑領域的支持已經起步,但潛力尚待進一步挖掘。各金融機構探索開發的相關金融產品和工具,包括支持綠色建筑的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CMBS、類REITS等證券化產品、綠色建筑保險產品試點、綠色建筑主題的基金等,從市場規模來看,最主要的產品仍是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
      綠色信貸方面,根據人民銀行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9.47萬億元,余額占同期企業及其他單位貸款的9.9%。從用途上看,綠色交通運輸項目和可再生能源及清潔能源項目貸款占比最高,分別為45%和24%。同期,房地產開發貸余額11.04萬億,按照“十三五”規劃的綠色建筑占全部建筑的比例估算,接近半數房地產開發貸應該計入綠色信貸。而根據銀保監會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6月,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共計8.30萬億元,而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項目余額1348億元,僅占比1.6%。
      綠色債券方面,以《氣候債券分類方案》的標準,中國內地綠色債券的資金投放結構與綠色信貸類似,募集資金投向最多的是低碳交通和清潔能源領域,分別占2017年發行總額的22%和30%,占2018年發行總額的33%和28%,同一時期投向綠色建筑的占比則僅有7%和9%。對比歐美,建筑領域是歐洲綠色債券的第二大資金投向,占發行規模的25%;房利美(美國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以超大規模的綠色MBS(住房抵押貸款證券)連續兩年(2017年和201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人,撐起美國綠債市場的半壁江山。
      當前我國綠色金融展業面臨現實困阻
      多家國際知名房地產咨詢機構的研究顯示,雖然綠色建筑較普通建筑的成本稍高,但未來綠色建筑會比普通建筑實現更多超額收益。目前國內金融業對綠色建筑市場的金融支持及金融服務不夠充分,主要原因在于面臨以下困阻。
      制度障礙
      一是房地產調控對綠色建筑與一般地產開發實行“一刀切”處理。
      綠色建筑是當前鼓勵的一類房地產產品,但國家對房地產實行宏觀調控時,卻出現對“綠”和“不綠”的房地產項目“一刀切”做法。如2019年對房地產項目實施調控的過程中,沒有將一般房地產開發與綠色建筑開發區別開來,致使無論銀行類金融機構還是非銀類金融機構都不敢或不愿支持綠色建筑開發。
      二是綠色建筑的信息披露機制仍然缺位。
      依據綠色建筑2019年“新國標”,將原來授予“設計評價標識”的做法改為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完成后進行預評價(但不授予標識),根據預評價結果從金融機構和市場獲得綠色融資(如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但目前大部分建筑的能耗數據及各項節能設施的實際運行結果并不對外公布,使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無法及時了解和監測綠色建筑的實際運行效果。
      三是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機制有待補充完善。
      在銀行業,目前缺乏對綠色開發貸和綠色按揭貸違約率的金融專業研究,使金融行業尚未認識到綠色貸款信用風險較低的事實,難以提供更優惠的綠色建筑貸款。在證券業,綠色開發貸、綠色按揭貸及其他與綠色建筑相關的資產證券化還沒有得到有效開展,機構投資者欲投無門。在保險業,除人保財險外,可以說國內保險業至今沒有涉足綠色建筑保險領域。在交易市場,建筑物的碳減排量應該納入碳市場,成為“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交易的標的之一,但目前我國碳交易市場還未有此先例。
      市場困境
      一是綠色建筑的需求端尚未激活。
      我國綠色建筑發展起步較晚,多數消費者對綠色建筑的概念及其優勢缺乏認知,對綠色建筑的自發需求明顯不足。
      二是綠色建筑開發商收回增量成本的難度更大。
      相較傳統建筑,綠色建筑項目在開發前期會投入更多的成本,如相關技術、設備與材料使用帶來的增量成本以及申請綠建標識的附加成本等。但這些增量成本很難在后期的銷售環節得到抵銷。原因即在于前述的制度障礙,加上消費者不會主動將未來節省的水電費折算為當前的現值,因此也不會為增量成本買單。
      三是綠色建筑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面臨更多融資困境。
      綠色建筑產業鏈上,除了包含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還包含大量中小民營企業,如綠色建材企業和節能技術服務公司等。這些企業有一定的綠色技術創新能力,但大多為輕資本、高信用風險類企業,難以提供銀行類金融機構接受的抵押擔保品。同時,前述原因中的綠色建筑評估與信息披露機制缺失,也使得相關擔保機構難以準確評估其風險,無法或很難為其提供融資擔保。
      長期可持續實施綠色金融支持的建議
      一是明確區分綠色建筑與普通建筑,在“控總量”的要求下“調結構”,針對綠色建筑項目制定差異化政策,鼓勵開發商加大綠色地產投資規模。
      當前我國實施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抑制以往房地產行業重量不重質的粗放式增長,主要目標是防范房地產高杠桿融資可能導致的金融系統性風險,主要手段是對于房地產企業融資采取一定的限制性措施。綠色建筑具有與傳統建筑高耗能、高污染完全相反的特點,是下一步國家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標志,綠色建筑行業產業也是建設現代化綠色共享社會的重要支持。建議可在落實總量調控目標的前提下,對符合條件的綠色項目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達到適度限制“非綠色”房地產項目開發數量的總體目標。
      二是盡快完善綠色建筑行業的運行標識體系。
      其一,健全完善綠色建筑的標識管理體系,包括運行階段的評估與失信懲戒機制,在制度上保證綠色建筑的嚴進嚴出。其二,建立健全綠色建筑的信息披露機制,使利益相關方能夠及時了解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相關信息,解決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其三,建立完善綠色建筑企業和項目的信息庫及信用評價體系,降低投資人的投資風險。
      三是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創新解決綠色建筑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基于大型房地產企業為風險控制主體,供應鏈金融可以通過金融產品設計,有針對性地為綠色建筑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將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整個供應鏈的可控風險。
      四是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
      鼓勵金融業進一步投入研究力量,分析綠色金融產品與“非綠色”金融產品的優劣,找到綠色金融產品的長處與短板,在此基礎上對綠色金融產品實行差別化定價。同時,加強對綠色建筑保險產品及綠色建筑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研發,包括相關交易機制創新,等等。
      五是加強消費者教育,激活綠色建筑消費市場。
      包括政府、監管及行業機構,都要加大對綠色建筑的可持續及其優勢的宣傳推廣,如通過App等移動工具為消費者計算綠色建筑帶來的節能、節水收益,潛移默化地影響越來越多消費者產生對綠色建筑的信任和依賴。
      (劉嘉龍、邵丹青、徐稼軒、楊一帆為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本文感謝楊娉、李曉文、梁俊強、殷帥、武朋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博歐EPS線條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瀏覽再多不如一個電話咨詢,歡迎來電:
    18071719278 / 400-013-927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中文字幕av无码无卡免费|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桃色AV无码| 国产免费黄色无码视频|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不卡无码视频|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一本一道VS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